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698篇
基础理论   350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砷污染土壤对不同品种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重金属如何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的生长及产量一直是粮食生产中的研究重点。利用盆栽实验,首次比较了砷(As)对三个品系(杂交稻、常规稻和糯稻)共20个品种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期选定适合在As污染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显示,不同品系水稻在As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显著不同,杂交稻的生长优于糯稻和常规稻,但糯稻和常规稻差异不显著,表明杂交稻更适宜在砷污染土壤种植。同一品系内不同品种水稻的生长也有较大差异,杂交稻II优804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每株达到0.055g。  相似文献   
992.
锌铬复合污染对水稻根系可溶性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具有逐步适应逆境的能力,在不同生育期对逆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可溶性糖是植物碳代谢的主要物质之一,与植物的抗性有密切关系。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铬复合污染下,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可溶性糖的代谢。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锌、铬质量分数的增加,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其根干质量及地上部分干质量均呈降低的趋势,而根冠比呈现一定的升高趋势;水稻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偏相关分析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中锌、铬质量分数与水稻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偏相关关系。锌在水稻孕穗期及灌浆结实期对水稻根系可溶性糖含量的作用均大于铬,在分蘖期小于铬。这表明在重金属胁迫下,水稻通过增加其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来协调源流库的关系,从而提高自身对锌铬复合污染的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在农田土壤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下生产安全高品质的稻米是目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一大挑战。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不但能有效降低水稻稻米中重金属的含量,而且有经济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等特点,但在重金属高风险污染区仅仅使用低积累品种无法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以重金属污染高风险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和化学修复手段结合的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23个不同品种水稻在高风险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中种植重金属含量比较分析,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Cd吸收能力差异较大,五优321、广8优占、丰优428、粤晶丝苗2号、粤金银占、合美占等6个水稻品种对Cd吸收能力较弱,但在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下,Cd质量分数仍高于0.2 mg·kg^-1,Pb和As含量均不超标;在此结果基础上结合土壤污染特点,采取3种污染物控制技术降低稻米中Cd含量,五优321品种与石灰、石灰Se配施等配合施用均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此类污染区域重点推广品种;喷施Se叶面肥能显著增加稻米中Se含量,提升稻米品质,且Se与石灰配合施用,增Se效果要好于单独施Se肥。采用化学钝化剂联合低累积水稻品种,稻米中Cd含量降低40%-70%。该研究采用大田原位试验,其结果可以对当地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更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王玲  魏朝富  谢德体 《生态环境》2002,11(2):158-162
稻田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之一。文章对稻田甲烷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包括稻田甲烷排放的机理、规律;重点分析了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因素以及控制稻田甲烷排放的措施。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以现有的田间数据为基础,建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模型,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变化。  相似文献   
995.
稻草秆粉基质中白腐茵对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草秆粉基质中自腐菌对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绿、溴酚蓝和结晶紫)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白腐菌10d内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率均可达到93%以上.染料加入对木素过氧化物酶分泌有抑制作用.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染料脱色率增加,脱色降解以漆酶为主.紫外扫描发现,染料吸收波长有偏移,标志着染料结构发生变化,其中溴酚蓝能被完全矿化.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996.
转基因抗虫水稻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转基因抗虫水稻的遗传转化、基因漂流、靶标害虫的抗性风险、对非靶标生物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以及B t杀虫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现有研究表明,B t水稻对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主要靶标害虫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对稻飞虱、叶蝉、捕食性天敌等非靶标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靶标害虫的抗性和转基因水稻与杂草稻、野生稻之间的基因漂移风险是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的主要环境安全问题.参60  相似文献   
997.
在水稻幼苗25叶期,分别用浓度为C10.01%、C20.03%和C30.04%(W/V)的Ni(NO3)2溶液(含0.05%Tween20)喷雾处理,以05%(W/V)Tween20作对照.在4 h、24 h、48 h、72 h、96 h分别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Ni(NO3)2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其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在72 h抑制作用最强,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1.7%、28.3%、55.8%.  相似文献   
998.
1991年在潮汕地区进行的水稻高产经验调查结果表明:(1)改善土壤环境、培育肥沃深厚的土壤、提高地力产量,是水稻高产的前提。高产田在植稻前土壤的有效氮(碱解N,电脑推荐施肥法)含量平均为103(±7)mg kg~(-1),有效磷(P_2O_5,MⅢ法)为40(±10)mg kg~(-1),有效钾(K_2O,MⅢ法)为150(±59)mg kg~(-1)。具有这种养分含量的稻田在当季不施肥的地力产量平均占82(±5)%,连续两季不施肥的仍占76(±6)%。(2)增施有机肥。施用量一般占施肥总量(N+P_2O_5+K_2O)的30—40%。化肥氮的施用遵循“前足、中促、后壮”的原则。(3)应用“健身栽培”、肥水促控等措施来控制水稻的最高苗数、提高成穗率和稻谷结实率。(4)延长功能叶的寿命,收获期每株水稻的青叶数保持在3片以上。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稻草还田的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还田环境下施N模式对稻田生态系统N素吸收量及N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配施N肥能显著提高水稻N素吸收转化功能,且高量常规N处理下尽管水稻N素吸收量增多,但只有一定量N素能转移到穗部,其余则仍然留存在营养器官中.所有处理N肥的吸收利用率为26.7%~30.7%、农学利用率为10.5~12.2 kg·kg-1,N肥利用率较低,且随着施N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与稻草配合施用,N肥利用率各指标中除吸收利用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指标(包括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根据稻田作物N素吸收转化状况与N肥利用率,在全年稻草还田量为7 500 kg·hm-2的红壤稻田系统,建议全年适宜配施N量为185 kg·hm-2.  相似文献   
1000.
堆沤处理对稻草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厌氧消化后的消化液对稻草进行堆沤预处理,设计正交试验L9(34),考察温度、含水率、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及时间对厌氧消化产气量的影响,并对堆沤处理前后的稻草进行了不同有机负荷率下的产气试验.结果表明,堆沤处理后稻草总产气量比未处理提高了3%~49.5%,最优条件组合为温度30 ℃、含水率900 g·kg-1、时间10 d、MLSS 1 500 mg·L-1.在此最优条件下,处理后稻草消化的单位挥发性固体产气量为804.8 mL·g-1,与未处理稻草相比提高51.2%,产气高峰提前10 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